【新华社乌鲁木齐八月七日电】(记者 关俏俏)记者从正在乌鲁木齐举行的「普氏野马回归四十周年」活动上获悉,中国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突破九百匹,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被国际公认为物种重引入的成功典范。
拥有六千万年漫长进化史的「活化石」──普氏野马,是地球上现存的唯一野生马种,原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大型野生动物,普氏野马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
一九八五年,中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从国外引回野马并在新疆和甘肃建立繁育基地。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与生态优势,成为普氏野马繁衍生息的核心家园。
四十年来,新疆已总结出野马圈养繁殖、半散放训练、软野放三步走方法。当地实施科学保护策略,建立专业监测体系、优化栖息地环境、持续推进野化放归,普氏野马种群数量稳步攀升。
新疆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余明海介绍,作为亚洲最大的普氏野马繁殖基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至今已累计繁殖普氏野马八百余匹,野放十八批次一百四十之匹,新疆现有普氏野马达五百四十六匹。
夏末时节,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在乔木希拜普氏野马监测站附近的白房子水源地,数匹普氏野马与鹅喉羚、蒙古野驴共享一汪清凉。
「根据我们的长期观测,保护区里的野马已经适应了野外生活,它们与其他野生动物和谐共处,野性逐渐恢复。」监测站站长阿达比亚特说。
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普氏野马种群扩散和扩大放归试验,先后向蒙古国以及甘肃、宁夏、内蒙古多省区输送普氏野马四十一匹,跨区域合力推进普氏野马保护,为普氏野马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让其种群得到更有效的恢复。
从濒临灭绝到种群复壮,普氏野马的保护成果,是中国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