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台家暴案约五成为枕边人施…
华侨报 06-25 175147

 【中央社记者沈佩瑶台北24日电】家暴案约5成是枕边人施暴,近20年来,通报虽从4万多件增为8万多件,但台大团队研究发现,平均4.2年才通报,且女性在通报后2年内,就业率平均下降1.8%,影响长达4年。

 家庭暴力通报案件数逐年成长,卫生福利部门统计,自2020年14万9198件,至2024年已增加到17万9107件,其中以亲密关系暴力为大宗,约占总通报案件数5成,且被害人仍以女性为主、约占7成。

 今年适逢「家庭暴力防治法」上路27年,卫福部门保护服务司司长张秀鸳今天上午在家暴防治记者会指出,每当发生家暴案件,被害者心理往往很多疑问,比方说「离家后,没有收入怎么生活?」、「我好害怕,不知道怎么走出这段关系?」

 由于亲密关系暴力因两造关系特殊、具隐秘性,张秀鸳表示,牵涉到情感纠葛、财务纠纷、子女监护与照顾等议题,若未及早介入,暴力只会持续加剧;2005年起至2024年期间,通报案从4万659件增加到8万5201件,显见通报意识与求助意愿已有所提升。

 现代妇女教育基金会个案管理处长何雨威分享,陪伴北部1名40、50多岁女性,花了7年才从家暴婚姻走向自立生活的过程。这名个案在先生失业后,独自承担家计、家务与育儿责任,却长期遭受对方的肢体、言语及经济暴力,举凡返家口罩脏了、桌上水渍没擦干等都是引爆点。

 个案原本因传统观念,认为身为妻子应忍耐、和家庭共度难关,就算曾被不同体系通报家暴多达12次,却持续拒绝接受任何服务介入长达2年时间;直到成了「目睹儿」的大儿子出现「不对劲」,开始在联络簿写下「希望父亲去死」诅咒语句等,让个案最终下定决心接受服务并离婚。

 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林明仁团队运用健保署等大数据分析发现,亲密关系的受暴者,从暴力发生至对外通报,平均要花4.2年;在通报后5年,平均每年节省健保点数500点,包括忧郁症门诊、非忧郁症门诊支出等,以2023年通报8万1399件为例,1年多节省约4000万点。

 通报来源不同,受暴者样貌也不同,林明仁指出,透过员警通报者(55.5%),通常年纪较大、教育程度较低、经济条件较差,且较少有12岁以下的小孩;透过医院通报者(37.5%),多为教育程度较高、社经地位较佳的白领阶层,其施暴者的平均收入较高;其余则为透过一一三通报者。

 亲密关系暴力也会影响受暴者的劳动参与率,林明仁说,25到55岁族群的劳参率约50%,女性受亲密关系暴力(IPV)后,2年内的就业率下降1.8%,男性受影响相对较小。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特聘教授、家庭暴力研究中心主任王珮玲说,通报率增加反而是「好的现象」,她建议应鼓励企业建立反亲密关系暴力文化、亲密关系暴力防治纳入职业安全训练课程、发展职场安全回应程式、发展企业中家暴被害人支持性方案,如纽西兰法令给予受暴者10天有薪假。◇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