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一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黎金良)二0二五年中国「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完结,一个意想不到的新主角已然抢占舞台中央──人形机器人。从工业车间到家庭客厅,从政企采购清单到电商平台热销榜,这项曾被视为科幻概念的高端智能装备,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入现实。近期,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相继爆出亿元级订单,市场需求远超预期,业界普遍认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正式迈入「量产元年」。
今年下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利好消息密集释放。优必选科技先是在九月拿下全球迄今最大单笔人形机器人订单──二点五亿元(人民币,下同);紧接著十一月初又宣布再获一点五九亿元新单,全年累计订单已突破芭亿元。小鹏汽车近日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走路如真人惊艳全球,目标二0二六年底实现规模量产。
更令人瞩目的是,科技巨头字节跳动以月薪高达十二万元的条件招募具身智能专家,明确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彰显其进军决心。中国工信部亦在近期公开表示,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并称其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代超级终端。
过去,人形机器人主要面向B端工业场景,但今年「双十一」,它们赫然出现在消费者眼前。京东不仅上架了多款产品,更成立「智能机器人业务部」,全面布局这一战略新兴产业。
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关键在于「干活能力」的飞跃。在今年七月底举行的二0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六十余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展现搬运、装配、分拣等工业任务执行能力。优必选、乐聚、开普勒等企业的产品已进入汽车制造、电子资讯等产线,虽尚处「实习期」,但具备自主学习与任务泛化能力,转正只是时间问题。
随著整机订单爆发,上游核心零组件供应链亦迎来黄金窗口。数据显示,二0二五年下半年以来,中国A股十五只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融资净买入额超十亿元,其中胜宏科技、宁德时代、北方稀土、三花智控、华工科技位居前列。前三季度净利润逾五亿元且同比翻倍增长的企业达二十家,产业价值正加速兑现。
「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已经到来。」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如此评价。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巨头入场三重驱动下,这个曾被质疑「过于理想化」的领域,如今正以坚实步伐迈向商业化。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测,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一万台,同比增长百分之一百二十五。
当「双十一」的购物车里开始出现人形机器人,这不仅是消费升级的象征,更是中国智造迈向高端化的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