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受惠現貨及股票期權市場成交創歷年半年度新高、存管費用增加,以及保證金規模增加令投資收益淨額上升,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純利按年增長39%,至85.19億元,派中期息每股6元,按年增長38%。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觀察到資金新返回亞洲市場,又指,外資當前參與程度頗高,將透過優化上市制度、營運流程及豐富產品線,讓香港在投資者考慮資產配置時,能夠從中「分更大一杯羹」。
陳翊庭表示,現時「北水」佔港股日均成交額的約23%,至於餘下的成交額,其餘成交不乏來自本地、中東、東南亞及歐美的機構參與。她提到,港交所實施惡劣天氣維持正常交易的措施後遇上3場「黑雨」(即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當中,每次的單日成交都超過2000億元,強調未來將繼續採取措施,確保港交所能夠好好服務市場。
「滬港通」「深港通」收入半年新高
期內,現貨分部的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按年急增73%,至60.63億元。其中,在股本證券成交額增長推動下,聯交所股本證券產品的交易費收入為25.56億元,按年急增近1.12倍。另外,來自「滬港通」及「深港通」的收入為18.13億元,按年急增51%,創歷來半年新高,其中14.45億元來自交易及結算活動。
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分部方面,該分部上半年EBITDA按年增長18%,至29.32億元。其中,該分部投資收益淨額為15.43億元,按年增長11%,主要由於保證金要求提高導致平均保證金規模增加,以及衍生產品未平倉合約張數增長所致。
市場主管餘學勤表示,觀察到個股的期權為新的發展方向,尤其每周股票期權的成交量越來越高,雖然目前港股暫時僅有11隻每周股票期權,但已佔去所有期權成交的21%,觀乎現時全球的短周期期權市場發展蓬勃,未來將研究如何將之優化,讓各類投資者可以參與該類市場。
值得留意是,港交所上半年的集團的資本開支按年急增3.34倍,至26.57億元,當中18.05億元來自購置香港交易所總部物業,餘下8.52億元涉及各個交易及結算系統,包括現貨、衍生產品及商品市場的交易及結算系統的開發及升級。
對於港交所在資本開支急增下,會否調整各類徵費,陳翊庭稱,將就此作全面考慮,尤其是考慮各界持份者的意見;又指,當前資本開支增長,主因是為了提升旗下領航星衍生交易平台。
約230家企業正排隊來港上市
香港今年上半年的新股市場「火爆」,港交所(388)行政總裁陳翊庭透露,目前約有230家企業遞表,正在排隊上市;相信隨着內地重新提速審批新股上市,內地與香港的證券交易所,可以實現互補及錯位發展。
「內地重新就新股上市審批提速是好的現象。」陳翊庭表示,近日外資在新股的參與頗高,尤其吸引了各地長線基金,作為新股的基石投資投資者。她相信,可與內地的證券交易所,合作照顧內地企業的上市需求,「尤其對於有意『出海』的內地企業,港交所可以負責照顧該類企業的需求」。
50間循「科企專線」遞表
陳翊庭透露,現時約230間企業排隊上市當中,約有50間循「科企專線」遞表,又指目前仍有許多企業處於接觸階段。她認為,當前新股的管線強勁。
對於不少特專科技或生物科技公司透過「特企專線」保密遞交上市申請,陳翊庭表示,以保密形式遞交上市申請並非新鮮事。她解釋,注意到上述企業的業務,大多處仍處於研發階段,尚未錄得收入之餘,亦涉及敏感信息,因此容許上述類別的企業,以保密形式遞交上市申請。
不過,陳翊庭重申,保密遞交上市申請「不等於欠缺透明度」,港交所將要以上述形式遞交上市申請的企業,在招股前公開其招股文件,讓市場有充足時間了解公司風險。
擬年底就調低每手買賣股數諮詢
港交所(388)相繼落實市場改革,市場主管余學勤表示,擬於今年底就調低每手買賣股數諮詢市場,但由於調整每手買賣股數將影響不同市場參與者及託管銀行,就此需取得業界共識,且諮詢亦要全面。
「現時港股每手買賣股數多達40種,若大幅收窄至只有1種,要進行研究及諮詢市場。」余學勤表示,現時上市公司有很大自由度調整其每手交易單位,呼籲在過去一段時間股價累積一定升幅、且每手入場費較為高昂的公司,可以在港交所研究如何完善制度前,自行考慮作出調整。
對於港交所早前就縮短港股結算周期至「T+1」發表市場討論文件,首席營運總監劉碧茵表示,隨着歐洲各大交易所亦計劃於2027年年底前轉用「T+1」結算模式,屆時全球將有多達88%股票交易採用「T+1」。
「T+1」是大勢所趨
劉碧茵形容,「T+1」是大勢所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不能不與世界接軌,又指,港交所的中央結算系統(CCASS)及至年底前,在技術上已可兼容「T+1」。
另外,對於有意見認為,港股應逐步延長至全日24小時交易,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現時旗下的領航星系統,已有條件將衍生產品交易,由目前的凌晨3時收市進一步延長。
不過,陳翊庭說,若要實施全日24小時交易,除了要兼顧工作流程壓力外,亦要注意若在實施無縫交易後,一旦交易過程出錯,將影響修復錯誤的餘地。(記者 鄺偉軒、蔡啟文)
頂圖圖說:陳翊庭(中)表示,隨着內地重新提速審批新股上市,相信內地與香港的證券交易所,可以實現互補及錯位發展。(記者 蔡啟文攝)
編輯:銘笙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