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问题大获进展的同时,中印关系也迎来了可喜的进展,在印度的主动下, 中国外长时隔三年又一次踏上印度领土,印度空军连续三天戒严,那么这次中印会达成什么成果呢?
据外交部介绍,王毅外长应邀于8月18日至20日访问印度,访印期间将与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及外长苏杰生会面。这是时隔三年王毅又一次访问印度,上一次是在2022年3月,王毅仅对新德里进行了一次未事先宣布的短暂工作访问。
边境降温、生意升温、多边搭台——王毅访印背后的中印务实合作新节奏
当印度空军连续三天为一位外国外长的到访实施空中戒严,当莫迪总理打破常规亲自出面接待,这些不同寻常的举动背后,藏着新德里对中印关系的迫切期待。
时隔三年,王毅外长再次踏上印度领土,从18日到20日的三天密集行程里,与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的边境问题会谈、同外长苏杰生的全面磋商,再到莫迪总理的破格接见,每一个环节都透着印度想要"有事相求"的务实态度。
这次访问不会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问题,但一系列精心安排的互动和早已铺垫的共识,正让中印关系朝着更稳定的方向迈进。
边境管控再添"安全阀",从紧张对峙到机制化降温
中印边境那几条蜿蜒的实控线,始终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的神经。这次王毅与多瓦尔的第24次特代会晤,延续了去年12月第23次会谈达成6点共识的积极势头,把焦点放在了如何给边境局势装上新的"安全阀"。
要知道,从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后,双方光军长级会谈就搞了十九轮,能从剑拔弩张到坐下来细化管控规则,这本身就是不小的进步。
根据此前达成的共识,双方已经在推动乃堆拉边境贸易恢复、重启印度香客赴西藏朝圣这些民生议题上取得进展,而这次会谈很可能会在军事层面新增一些具体措施。
复旦大学专家林民旺就分析,印度现在最关心的是减少边境军事人员部署,双方可能会在划定更多"脱离接触"区域、增设紧急联络热线等方面达成新共识。
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其实是在为边境加装"减震器"——毕竟对印度来说,西边要盯着巴基斯坦,北边若再持续紧张,实在分身乏术。
这次印度空军罕见的三天戒严,表面是为保障安全,实则也在向外释放信号:新德里对边境稳定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
从2023年双方同意"不单方面改变现地态势",到现在讨论更细致的巡逻避让机制,中印边境正在从"危机管控"转向"规则构建"。
虽然彻底解决边界问题还遥遥无期,但只要能把这些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就能为两国关系发展扫清最大的障碍。
经济合作"解冻"提速,从限制重重到精准松绑
印度经济部门最近日子不好过,电子制造业因为对华投资限制,2020到2024年足足损失了150亿美元,还少了10万个就业岗位。这个现实困境,成了推动中印经济合作"解冻"的最大动力。
王毅访印期间,双方很可能会在放宽投资限制、扩大贸易往来这些实打实的领域拿出新举措。毕竟中国占据全球电子制造产能的60%,印度想实现"制造业大国"的雄心,完全绕开中国并不现实。
2024年中印贸易额已经达到1384.78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但双方合作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印度政府智库最近建议,允许中国企业无需额外审批收购印度公司股份,财长也放话要放宽投资限制,这些信号都说明新德里正在调整过去几年的"脱钩"策略。
这次会谈可能会宣布一些具体领域的合作项目,比如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印度急需升级的产业里,让中企获得更公平的市场准入。
恢复直航是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成果。这条连接两国主要城市的空中通道,不仅方便商务人士往来,更能带动旅游、教育等民间交流回暖。印度旅游业协会早就呼吁重启更多直飞航线,毕竟在疫情前,中国游客曾是印度入境游的重要增长点。
从政府间的贸易协议到老百姓的出行便利,中印经济合作正在从"政治敏感区"变成"务实共赢点",而这正是印度当前经济复苏最需要的助力。
多边舞台寻求"和声",从上合峰会到全球治理
莫迪总理破格亲自接待王毅,除了边境和经济议题,还有个重要目的是为即将在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做铺垫。
作为今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中国正积极筹备秋天的天津峰会,而印度作为重要成员国,希望通过这次提前沟通,在峰会议题设置上争取更多话语权。
双方在会谈中很可能会协调在反恐、区域经济合作等议题上的立场,让上合组织这个多边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各自利益。
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里,中印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有不少共同语言。
虽然印度心心念念的"入常"最近没什么进展,但通过与中国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依然能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王毅这次访问恰逢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讨论的关键期,双方在如何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公平方向发展的问题上,或许能找到新的合作空间。
这种多边层面的"暗默契",其实是中印关系成熟的表现。毕竟在俄乌冲突、中东局势这些国际热点问题上,两国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阵营对抗。
印度看到美国最近在对华关系上的务实转向,也不想错过通过改善中印关系提升自身战略地位的机会。
从双边互动到多边协作,中印正在构建一种"不结盟但能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这或许比任何单独的协议都更有长远意义。
这次王毅访印,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却处处透着务实的温度。印度用空军戒严和总理破格接待的高规格,表达着对中国的重视;中国则用积极回应的态度,展现着对稳定双边关系的诚意。
边境问题上的小步前进、经济合作中的精准松绑、多边舞台上的协调配合,这三个层面的成果叠加起来,正在重塑中印关系的基本面。
对印度来说,通过这次访问稳定北边局势、获得经济助力、提升多边话语权,都是眼下最急需的"干货";对中国而言,与印度保持良性互动,既能减少周边摩擦,也能为自身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当然,中印之间的深层次分歧不会一夜消失,但只要能保持这种"有事好商量"的节奏,从易到难逐步推进,"龙象共舞"就不会只是一句口号。
王毅这次三天的访问,就像给中印关系上了一次"润滑油",让这两个体量巨大的邻居,能在更顺畅的互动中寻找更多共赢的可能。
编辑:高原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