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春八月十七日电】(记者郭佳)正在长春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简称「长春农博会」)成为一个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农业向智能、绿色、低碳加速转型的最新动态。
规模宏大的智能农机展区是本届长春农博会的核心看点,超过二百家中外企业带来的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激光除草机、农业无人车等高科技农机,不仅清晰反映出农机的发展方向,也折射出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未来趋势。
来自极飞科技的一台农业无人车在展区过道灵活穿梭,喷头会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药雾浓度。工作人员任卓超表示,随著农村老龄化加剧,传统依赖人力的农作模式效率日益不足,这类智能设备迎来发展机遇。目前,其智能农业产品已出口至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展区中央,中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成为焦点。这款设备能在复杂地形完成自动驾驶或远程作业,并可根据负荷在氢能与「氢电混动」之间切换。
「每亩作业成本仅需两元(人民币)左右,远低于传统柴油机。」研发方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展位负责人范卫华称,这类「低碳农机」受到中国北方大型农业合作社青睐,反映出氢能等清洁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探索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著环保需求升级,许多创新成果瞄准了更高层次的精准农业。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展出的二氧化碳激光除草机利用AI视觉系统精准识别杂草,再通过激光「灼烧」,全程无需化学除草剂,迎合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需求。
从智能果园植保车到智慧灌溉系统,再到自动驾驶挂拖设备,展会上呈现的诸多产品,部份已在中国各地的智慧农业产业园落地生根,部份则处于关键的试点验证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尖端设备的普及仍需时日,但智能农机的推广已进入新阶段。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刚受访时表示,随著政策扶持、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的叠加,中国的智能农机不仅有望在国内扩大应用,还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