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议员施家伦、宋碧琪、李良汪总结第七届立法会第四会期工作。期内共接到五千七百七十四宗求助个案,提出一百二十八份书面和十一份口头质询。
施家伦表示,五千七百七十四宗求助个案中,跟进完成个案有三千八百三十八宗,需要持续跟进个案五百九十七宗,各类咨询个案一千三百三十九宗。梳理近年的求助个案发现,市民的求助,从过去集中在公屋申请、加快社屋上楼、加快医疗轮候等,转变为就业、经屋轮候、旧区楼宇、环境卫生等问题。揾工、就业不足是市民经常遇到的挑战,这方面接到近二百宗求助。
并认为,本澳经济冷热交加,民生区仍处于寒潮中,需推动经济治理改革,重振社区经济。
宋碧琪指出,现时,中央不断发出积极的经济发展讯号,特区政府应更加积极迎接新发展,主动创造机遇,在团结社会力量的同时,还需加快政策措施的执行,尤其是利用澳门的资源条件,加快优化社区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落地,才能让本澳有新的发展空间、就业空间,才能更好推动产业多元发展大步推进,让澳门能够加快进入新发展阶段,让每名澳门市民都能共享多元经济发展成果。
李良汪提及,在过去一个会期,团队总共向政府提出一百二十八份书面质询、十一份口头质询;作出三十一次议程前发言,并于行政长官列席立法会答问期间,提出三个议题的重点提问。他谓,客观而言,特区政府施政水平已有所提升。然而,部份官员的服务意识、管治能力、大局观念等仍然未符合社会期望。有的甚至仍有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思维,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仍需要特区政府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