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讯】香港渠务署表示,天文台昨早约六时半红色暴雨警告时,渠务署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已启动,并派遣超过一百一十队紧急应变队伍处理市民求助个案,清理水浸情况,巡查及清理全港约二百四十个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点。
截至昨日下午五时,渠务署已确认六宗水浸个案,分别位于薄扶林道近玛丽医院、薄扶林道近香港大学、西营盘水街、屯门龙富路、屿南道近荔枝园村及贝澳咸田村。所有水浸个案已完成处理,而受水浸影响的道路已回复正常运作。
署方表示,根据过往水浸个案调查结果,发现过去大部份的水浸个案,主要成因都是于暴雨期间,大量树叶、树枝及杂物被冲至位处于低洼的路边集水沟及进水口,并造成阻塞,令雨水难以进入地下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引致水浸情况。虽然有关部门频密进行巡查及清理工作,但是仍不能杜绝于暴雨期间出现突发性阻塞情况。
强力排水机械人助清理水浸,致得以一至两小时内完成
署方说,一直致力加强部门处理水浸的应急及复原能力,尤其近年已大幅增加紧急应变队伍及应急行动基地的数目,并积极应用创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引入强力排水机械人,协助清理水浸,令水浸个案得以于一至两小时内大致完成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