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六日电】(中新社记者容海升)美方宣布对台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关税,是「正餐」还是「前菜」,悬而未决。谈判过程讳莫如深,赖清德当局是否作出严重损害产业及民众利益的秘密交换,不得而知。
明确的是,赖当局此番操作之下,真正受害的还是台湾民众。
近日来,民进党多位高层人士宣称百分之二十不是「最终数字」,当局给予社会的心理预期是或有机会将美方对台关税调至百分之十五。但真正的担忧来源,是执政者任由美方予取予求却甘之如饴的姿态,引发民间不满。
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台湾本地产业链可能在赖当局毫无原则的退让中进退失据。
对于业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机械、化工等台湾传统制造业者一直视日本、韩国为主要竞争对手,而美方此轮宣布的税率,日、韩均低于台湾五个百分点。台媒评论文章坦言,较主要竞争对手,台湾传统制造业在同质产品上正失去成本优势,未来不知还要付出多少代价。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关闭台湾厂房并转往其他地区设厂,恐是未来「唯一的生存出路」。
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关税早前被美方纳入暂时性「豁免名单」,其最终税率或在未来两周内见分晓。舆论普遍认为其结果不容乐观,有文章直指美方真正意图或瞄向技术转移。
作为台湾经济、台北股市动见观瞻的指标性产业,半导体业前景及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恐受严重冲击。美方预告半导体关税「即将出炉」,引发了台湾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八月六日,台股开盘下跌超过二百一十七点。市场研究机构最新报告指出,高科技产业界的痛苦指数「攀上高峰」。令外界尤为不能谅解的是,众多岛内半导体企业已陆续宣布在美投资,即所谓「民主韧性」半导体供应链赴美,但并未争取到相对较低的税率。
近期一系列政经情势发展,令赖当局的民意支持度遭遇重挫。执政党内外交困,「抗中保台」愈发不得人心,不满情绪在台湾岛内弥漫,赖当局无心、无力维护岛内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
一旦台湾在关税与汇率的双重压力下沦为美西方产品的「倾销地」和资本的「韭菜园」,岛内农渔业、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民众的健康、食品安全将严重受损,台湾经济的发展动能和自主性也将被进一步削弱。
赖当局任由美国予取予求犹如挖肉补疮,伤害的终将是台湾民众和产业界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