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一)和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右一)等昨日在2025年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上聽取市民意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2025年施政報告將於9月發表,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上午到元朗出席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聚焦「拚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大主題,約12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參加。政府至今舉辦超過40場諮詢會,收到超過5,500份意見書,按年增約一成。李家超會後提到,香港正處於不可逆轉的經濟轉型期,各行各業在轉型進程中會有不同步伐,但形容轉型會帶來進步,是打贏競爭對手的唯一出路,也是令香港經濟更強大的必經之路,政府會制定積極政策創造機遇,亦會支援面對壓力的企業,照顧整體勞工。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早於6月16日展開,政府至今舉辦了超過40場諮詢會。昨日在元朗公立中學舉行的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李家超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見,涵蓋議題廣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助弱、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獲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拚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個主題,與李家超及司局長進行深入交流。李家超輪流與每個小組的市民交流和討論,聽取意見。
李家超表示,香港雖面對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但機遇大於挑戰,又提到香港過往經歷多次經濟轉型,由大笪地賣大光燈可以賣到成為百萬富翁,到商場林立而大光燈式微;從打字機轉型到電腦時代;由BB機(傳呼機)到每人都有手提電話……轉型會帶來進步,轉型路上有人跑得更快,但有人需要扶住一起走。
收意見書逾5500份 年增一成
「在經濟轉型期中,因應行業更替,一些勞工亦需要轉工,會影響整體就業情況。」李家超表示,政府會在不同環節用較精準的方法處理,「我們會秉持着一個原則,既照顧不同行業的需要,亦照顧整體勞工的問題。」
「香港人有韌力、有方法,加上國家對香港的全力支持和愛護,只要我們求進求變,我們就能夠戰勝對手,發展得更好,生活有更好保障。」他強調,政府會繼續制定積極政策,創造更多發展機遇、開拓新市場,亦會支援面對壓力的企業,令整體經濟發展得更好。
政府已舉辦超過40場諮詢會,還透過不同途徑接收市民意見,目前共收到超過5,500份意見書,較去年同期多約10%。李家超分享三點體會:
建北都區引入新方法新用料
第一,市民普遍認同本屆政府主動改革,處理多年的「老大難」問題,亦有不少市民樂見香港在很多國際評級方面不斷上升,認為是最客觀的成績表;
第二,制訂政策要宏觀、微觀兼備。宏觀方面,要發展經濟,但要以微觀政策改善民生。這點使他更重視在制訂政策時要照顧細節,權衡利弊,更要多做解說,令市民感覺到政策帶來的正面效益,令他們覺得有認同感和獲得感。
第三,社會重視北部都會區發展,支持他提出要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這個發展新引擎,應該以破格思維,只要安全又有效益,任何地方的建造方法和用料都可以採用,要引入新理念、新辦法,提速提效發展。
李家超昨日回應市民意見時亦提到,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是重中之重,政府會大力推動在北都區引入創科、生命科技等高端及含金量高的產業。同時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面,他提到要推動總部經濟,令更多公司來港設地區總部。
特首即場回覆市民建議
多位市民希望推廣數碼應用
●李家超:數據過河很重要,涉及到北都區發展,北都區可以引進不同地方的高端科技到港,再「走出去」,政府在河套區會有創新做法。
有市民關注屯門西填海發展,亦有市民呼籲政府改善東涌和將軍澳的交通
●李家超:發展重要,但居民的生活、日常配套都重要,政府制訂政策時會重視基建特別是交通配套。
有市民關注香港人才引入
●李家超:香港經濟競爭力在過去兩年升級,大政策方向是對的,但在細節方面要做得更好,在吸引外國、內地公司來港方面會繼續努力。
有市民認為,精準扶貧的錢要到位
●李家超:精準扶貧理念與施政理念「以結果為目標」同樣重要,以往重視有津貼讓大家申請,但是否落到地呢?建議先找最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確保資源最到位,我們不只是給錢,而是要這些錢到位。
●李家超(中)在元朗出席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後接受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強調重視社福 李家超:要支援照顧者
(記者 康敬)有市民在昨日的地區諮詢會上,表達對社福政策的關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重視社福,而社福面對的問題還有很多,政府要繼續努力,包括在照顧有需要人士的同時,亦需要支援照顧者。
有市民建議政府提高市民對數碼化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並減少長者的數碼鴻溝。亦有從事安老服務的市民希望,政府為地區上的長者提供數碼化訓練。李家超承認,香港在數碼應用方面,處於「唔係高嘅起步點」,要加強數碼應用,包括安老服務數碼化等,希望與各界一起努力。
有市民提到,智障人士輪候院舍宿位的時間漫長,最少排隊10年,令他們的長者監護人在照顧上辛苦吃力,希望能夠增加院舍的數量。亦有市民提到,倚老養老,甚至是倚老養殘的問題在社區普遍。李家超回應指,從整體角度分析,目前政府的經常性開支當中,社福開支佔比最高,佔22%,無論從政策,還是資源運用上,政府都是重視社福,目前不少長者仍然精力充沛,希望做到健康的長者可以協助到其他有需要長者。
支持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
有來自東涌的少數族裔大學生表示,希望中小學能夠為非華裔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廣東話和普通話的支援,有助他們未來在本地就業,以及配合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
李家超回應時形容,少數族裔在他心目中是「香港大家庭」的一分子,希望他們融入社會整體發展,在教育上他同意需要特殊的措施協助他們,過去也支持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亦因應不同少數族裔的需求,成立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和少數族裔關愛隊,不過他形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少數族裔的支援,政府會繼續努力。
●吐露港公路近梅樹坑昨日早上水浸,渠務署工人冒雨疏通渠道。
從大廈迅速恢復水電 看到地區治理進步
(記者 嚴鍇華、蕭景源)在2025年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上,不少市民關注地區治理問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相當重視地區意見,特區政府致力強化地區治理,重要是令政策落地,與市民對接。他指出,近日在極端天氣下,或大廈出現停電停水事故時,部門的反應快了,再凝聚地區人士的力量,由以前可能需時兩星期才恢復,現在已縮短至兩三天,雖然未達到他的最終目標,但整體已有進步,惟現時有部分體制仍然未能配合,例如物業管理有否將應急方案落實好。
盼官民齊心合力改善社區
西貢區居民陳先生建議政府於施政報告中加大對各區民政處人力與資源的投放,提升工作效率。市民梁先生則表示,做事不應「work in order」,而是民間應「work together」,認為不應將所有責任推給政府。
李家超形容大政策是「大動脈」,地區層面則是「微絲血管」,後者有助政府政策打通「任督二脈」,強調市民提出的「work together」概念和他的施政理念完全一致,官民必須齊心合作,才能有效推動社區改善。
他表示,近日接連的暴雨體現到「work together」,由地區人士反映問題,與政府共同努力解決。
以黃雨為例,天文台前日晚上10時35分至昨日上午11時20分,13小時內先後三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其間在大埔錄得每小時逾100毫米雨量成為水浸重災區,有村民報稱被洪水圍困屋內,林錦公路水深近1米及吐露港公路一度要封閉。
渠務署派遣超過50隊緊急應變隊伍四處疏通渠道,令積水迅速消退,無人受傷及未造成嚴重影響。渠務署、天文台和路政署保持聯繫,隨時快速派遣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
【花絮】剪紙非遺傳承人盼港認可機制與內地銜接
(記者 康敬)在昨日的地區諮詢會上,不少市民關注香港文化政策以及文旅產業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回應時指出,大家可以朝「主題+旅遊」方向思考,從場地、人才、資源、內涵以及政策配合五大方面推動,說好香港文化故事。
有屯門居民提到,內地文創產業發展蓬勃,例如將老舊的鄉郊建築物變身為文創商店或藝術展區,吸引年輕族群和旅客打卡,希望特區政府能參考內地這類模式發展新界部分區域,將鄉村文化轉化為文旅產業。
有剪紙非遺傳承人希望香港未來的非遺傳承人認可機制與內地銜接,對於已獲內地認定的傳承人香港能減少認定程序。他建議政府設立平台鏈接香港非遺設計師和傳承人,合作推出一些具市場潛力的產品,吸引青年之餘,亦能促進消費。
有市民關注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建議政府從保育文化的角度推動香港中醫藥產業發展,如打造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文化區等,亦可以與電影產業相結合,把香港中醫藥的小故事透過電影輸出到全世界。
李家超表示,大家探討文化議題時多關注「旅遊+」產業,除了「中醫+旅遊」可以旅遊帶動中醫發展,同時也要培養更多行業人才外,香港擁有許多非遺,他形容是「吸引外國遊客的寶藏」,可以用「主題+旅遊」的方式來思考推動。
【記者手記】市民密密發言 官員密密記低
(記者 康敬)最近香港天氣不穩,昨日上午間中有驟雨,但市民參與地區諮詢會的熱情不減。會上,記者亦體會到行政長官和在場官員與市民的「交心」。從事不同行業的市民、學生,以及退休人士都願意,並敢於將平日於工作和生活中留心觀察到的民生難點,提煉成建議向官員反映,一個接一個的市民起身發言,相信與他們見到特區政府「強勢但謙卑,且執行力強」不無關係。
李家超和一眾政府官員在現場「密密記」,聽得仔細,特首回覆亦入情入理、十分認真,正如李家超在會上提及地區治理議題時向市民承諾:「如地區解決到,就地區處理;解決不到,就由政務司成立的專組處理;再解決不到,就到政府,由我來統籌。」
也許,正是這樣的態度,才能提升市民的信心,讓大家願意在這樣的諮詢會上表達自己的心聲,最終幫助行政長官制定一份反映民心民意的施政報告。
編輯:銘笙
澳门电召的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