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西藏只有雪山草原,那墨脱绝对会给你一个大惊喜——这个藏在西藏东南角的小县城,像个调皮的孩子躲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臂弯里,左手挽着喜马拉雅,右手勾着横断山脉,地理位置特会挑:明明属于高原,却偏偏长了副热带模样,堪称“西藏版的小云南”。
以前这地儿可傲娇了,被称为“高原孤岛”,进趟城比西天取经还难:背夫们扛着物资在悬崖上挪,走30公里路得喘数百回,难怪老辈人说“墨脱的路,是用脚底板量出来的”。现在好了,扎墨公路一通车,开车就能闯进去,沿途风景跟开盲盒似的,前一秒还在看雪粒子飘,下一秒就钻进热带雨林——这体验,比游乐场过山车刺激多了!
美景:上帝在这里开了家“自然盲盒店”
墨脱的景,主打一个“不按常理出牌”。你信不?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到155米的巴昔卡,40公里路能穿越9个气候带,相当于从北极直接蹦到赤道,堪称“地球表面最野的垂直马拉松”。(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上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开车进墨脱,刚过嘎隆拉隧道,眼前的雪山就“嗖”地换成了雨林:藤蔓像调皮的绿丝带缠满树干,苔藓厚得能当地毯,偶尔从树后窜出几只猕猴,瞪着圆眼睛瞅你,仿佛在说:“新来的?懂不懂规矩,别乱摸我家树。”
最绝的是果果塘大拐弯,雅鲁藏布江在这儿突然拐了个漂亮的“S”,从天上看像大地系了条翡翠腰带,又像谁不小心把绿绸缎揉出个蝴蝶结——拍照发圈,朋友准以为你P图了。
还有汗密原始森林,走在里面像闯进童话书:参天的不丹松直插云霄(最高的有76.8米,比25层楼还高),犀鸟扑棱着翅膀飞过,声音跟小马达似的,吓得你赶紧捂耳朵,又忍不住偷偷看。
美食:舌尖上的“混搭风”,每口都是自然的投喂
墨脱人吃饭,主打一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且口味超混搭:既有藏式的厚重,又带点热带的清新,吃一口就像在嘴里开派对。
必吃的门巴族藏式火锅,简直是“自然食材大集合”:牦牛肉炖得酥烂,咬一口能拉出肉香的丝;野生菌鲜到跺脚,据说都是森林里刚摘的“晨露款”;最妙的是汤底,混着糌粑的麦香和辣椒的微辣,喝一口浑身暖洋洋,连藏族大叔都得说“巴适得板”。
珞巴族的烤肉更是“野性派代表”:把猪肉或牛肉切成大块,用青花椒和本地辣椒腌一腌,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外皮焦香,内里多汁,配着自酿的鸡爪谷酒,味道有点像微醺的甜米酒,吃着吃着就想跟着节奏晃脑袋。(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上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墨脱的水果也很“争气”:柠檬比拳头大,柚子甜得像蜜,据说以前背夫们赶路,揣两个柠檬就能提神一整天。现在电商通了,这些“高原甜果”坐着快递车跑遍全国,难怪有人说“墨脱的阳光,都藏在果子里呢”。
人文:穿得像彩虹,过得像诗,这才是真的“快乐老家”
墨脱住着门巴族和珞巴族,这俩民族的生活,简直是“行走的快乐指南”。
先看穿搭。门巴族姑娘的氆氇长袍,红的绿的蓝的往身上堆,配着银腰带叮当作响,走在路上像移动的彩虹;珞巴族汉子爱穿藤条编的“铠甲”,又轻便又透气,据说以前打猎时还能防野兽,现在则成了节日里的“潮牌”。
节日更热闹!藏历新年时,各村都要跳“跳神舞”:戴着牦牛毛做的面具,有的像狮子,有的像神仙,跟着法号声转圈,看着严肃,其实更像一场“假面狂欢”,跳完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喝酒唱歌,谁嗓门大谁赢。(本文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上独家首发,谢绝转载)
以前墨脱人靠“背夫精神”过日子,现在不一样了。大学生返乡种火龙果,一年挣上百万;格林村的茶园里,阿姨们一边采茶一边哼歌,茶叶炒好装成小罐,寄给全国各地的朋友。最暖的是,老人们还会给游客讲“背夫的故事”:“以前扛200斤盐巴走三天,现在快递小哥一天就送到家,这日子,像做梦哦!”
如果你想找个地方“换脑子”,墨脱绝对合适。白天在雨林里追蝴蝶,傍晚看雅鲁藏布江把夕阳染成橘子色,晚上吃着烤肉听大叔讲过去的故事。这地方不装,不端着,就像个敞开怀抱的朋友,等你来——毕竟,能把雪山、雨林、美食、笑脸揉在一起的地方,全中国可没几个呀!
编辑:铭笙
澳门电召的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