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凿山掘隧引水解构图
编者按: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引领,中国水电走过壮阔征程。在刘家峡、葛洲坝等工程中艰难起步,埋首攻关技术,夯实基础。三峡工程横空出世,实现70万千瓦级机组国产化,标志着中国水电迈入并跑世界前沿里程碑。依托白鹤滩、乌东德等超级工程,中国水电稳居领跑地位: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登顶技术“珠峰”,智能建造、生态开发、特高压输电技术全球领先,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如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这个世纪工程的开工,意味着中国将以更澎湃清洁的“水”动力,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大公报》今起推出《中国水电新跨越》系列专题,以飨读者。
规模超3个三峡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近日正式开工,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可满足逾3亿人用电。
关于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浩向《大公报》表示,优势在于可直接利用的水更充分,效率会更高。另有专家表示,这一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地表扰动,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此外,项目采用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确保下游国家的水资源利益不受影响,体现了中国作为上游国家的责任担当。
雅鲁藏布江在中国境内全长2057公里,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落差达到惊人的5435米,是全世界水流落差最大的大河。有消息显示,这一“超级水电工程”的投资金额之巨、施工难度之高、耗时之久、影响之广,都将创下历史纪录。
截弯取直 发电效率最大化
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8000万千瓦,其下游大拐弯地区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里直线距离内形成2000多米落差,汇集了近70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资源,规模相当于3个多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今次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项目预计装机规模约6000万千瓦(60吉瓦),每年可提供近3000亿度的清洁、可再生、零碳电力,足以满足逾3亿人年度用电需求。
高山峡谷地区,一般导流或输水采用隧洞形式。业内人士表示,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模式,具三大优势。首先是生态友好,通过隧洞引水避开敏感河段,减少对鱼类洄游和生物多样性干扰。其次是发电效率最大化,截弯取直可缩短水流路径,提升落差,增加发电潜力。第三就是地质适应性,西藏高原地质复杂,隧洞技术能规避滑坡、泥石流等风险,确保工程安全。同时,结合数字化、智能化调度系统,体现中国基建技术成熟度。
凿穿硬岩 高原盾构机上场
另据内地媒体报道,面对高原复杂地质条件和恶劣施工环境,工程建设采用了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全球首台高原型超硬岩盾构机将投入运行,克服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的施工难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大型构件的精准吊装定位,精度达毫米级;智能温控混凝土技术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确保大坝质量;水下机器人检测系统则用于高效完成水下工程检测任务。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表示,工程建设将带动多个行业受益。首先是电力设备制造业,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等需求将会激增;其次是工程建设行业,包括建筑施工、工程机械等;最后是输变电行业,需要建设大规模电力外送通道。此外,该工程还将带动当地旅游、交通、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为西藏经济注入新活力。
造福“邻居” 助下游防洪减灾
这同样是一个造福“邻居”的超级工程。中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王雷此前在印度媒体发文明确指出,雅江水电工程建成后,可以通过“雨季蓄洪、旱期放水”使得径流在年内的分配更加均匀,帮助下游防洪减灾。同时,中国对跨境河流开发全流程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奉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的政策。雅江水电开发历经数十年深入研究,充分考虑区域地质环境,开发方案已规避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流域重大地质灾害链。工程建成后可以有效减少江水对河谷的急速深切剥蚀,使河流地貌演化逐渐趋于缓慢、稳定,最终会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此外,项目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按照中国行业最高标准,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态系统。
特稿 | 历半世纪论证 绿色转型脊梁
兴建雅江电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决策,这个超级大工程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论证方才正式开工。早在1973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组就曾对雅鲁藏布江干流等河流进行综合察勘和复勘。1982年7月,根据当时水电部领导指示,考察队抵达墨脱考查区考察,推荐裁弯取直引水方案,项目定名为墨脱水电站。
国家发改委于2003年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及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将其列为“远期战略储备项目”。2014年,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段的实地勘测,初步估算装机容量可达50-60吉瓦,远超三峡的22.5吉瓦。2020年,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2021年,中国电建完成大拐弯段预可行性研究。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西南水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2024年12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获得核准。今年7月19日,工程正式开工。新华社曾报道称,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推进低碳发展的绿色工程、实现富民兴藏的民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的安全工程。
深度2268米冠全球 峡谷蕴巨大水能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远远大于全球第二的帕隆藏布大峡谷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千米),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在30至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雅鲁藏布大峡谷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江流域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8000万千瓦。
雅江超级电站Q&A
落差有多大?
全球所有大江大河中落差排名第一,其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海拔高度5590米,最终注入印度洋,入海口海拔接近海平面,全长2057千米,总落差达5435米。
选址在何处?
墨脱水电站选址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拐弯处,从大拐弯入口的派镇(海拔2900米)至背崩乡(海拔860米),短短50公里内落差有2000多米,至巴昔卡处(海拔155米),相对落差更是达到2700多米。
发电量多少?
这一段水能蕴藏量总计高达9361万千瓦,约占到雅鲁藏布江全流域的82%,技术可开发资源近7000万千瓦,规划装机容量6000万至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
超级水利工程等同3个三峡
1973年9月至10月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组就曾对雅鲁藏布江干流等河流进行综合察勘和复勘。
1982年
•根据水电部领导指示,考察队抵达墨脱考查区,考察进水口位置及大渡卡等五个比较坝址,研究了裁弯取直引水开发等三种可能的开发方案,推荐裁弯取直引水方案,项目定名为墨脱水电站。
1982年底
•考察组出版《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水电站考察报告》,为墨脱水电站论证提供重要资料。
2003年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及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将其列为“远期战略储备项目”。
2014年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段实地勘测,初步估算装机容量可达50-60吉瓦,远超三峡的22.5吉瓦。
2020年
•中国官方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
2021年
•中国电建完成大拐弯段预可行性研究。
2024年12月25日
•墨脱水电站获国务院正式核准,进入详细勘测与配套建设阶段。
2025年7月19日上午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
编辑:铭笙
极易付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