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禁牧引水多管齐下 甘肃…
华侨报 07-13 22056

 【香港中通社兰州7月12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谭畅)水鸟翻飞,甘肃甘南碌曲县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草原一望无际,湿地相伴相生。「2025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近日便踏上这片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海」。

 尕海湖虽以海冠名,实际上是甘肃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海拔约3470米。但任谁也无法想像,这样一片高原湖泊竟曾因过度放牧、水土流失等因素,三度干涸,尕海湿地亦萎缩变干,最严重时湖面面积不足500公顷。

 该保护区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为让碧波重现,当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筑坝引水、生态补水、退牧还湿等,以恢复尕海湖水域面积。其中,「禁牧」相关措施总共实施了约9年。

 尕海保护站管护员仁欠说,从2014年开始,保护区实行「全禁牧」相关试点项目,即全年禁牧,为期五年;之后则开始「半禁牧」,每年5月至10月为禁牧期。

 那么,以畜牧为生的保护区牧民在禁牧期又如何维生?仁欠指,「全禁牧」时期内,相关项目会给保护区内牧民的草场以补贴,每亩补助100元人民币,连续补助5年;「半禁牧」期间,则每亩补助40元人民币。

 各措施多管齐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发展亦欣欣向荣。尕海湖水域面积现时已稳定恢复至2700多公顷,增长超五倍;沼泽湿地亦恢复至1.2万公顷,水源涵养能力提升两成,年增涵水经济价值逾5000万元人民币。而禁牧补偿、退化草地补播等措施,令植被盖度提升15%,产草量增加20%,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双赢。

 与此同时,保护区还迎来了「物种回归」,湿地动物从数十种增至10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黑鹳种群数量,也分别稳定在80只和150只左右;水鸟总量维持在3万只左右的规格。◇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