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演唱会经济持续火爆 粉丝消费慷慨又谨慎
早报 07-07 17572
林俊杰粉丝在北京来福士商场的林俊杰自创咖啡品牌“小奇迹”咖啡车前打卡拍照。(孟丹丹摄)

33岁的北京中学教师闫女士则说,冠病疫情前,她的偶像开演唱会,自己几乎场场必看。但如今消费比较克制,去年到山东青岛看演出时,加上门票一共花了约3000元,“买原价票、不找黄牛,出行基本坐公共交通,酒店也是早早提前预定。”

王沣西受访时说,这么做除了支持偶像,自己也从中获得难得的情绪体验,“当然值得”。她说:“在熟悉的旋律、歌词中,瞬间回到了大学时代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演唱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被很多城市视为提振消费的解方。地方政府纷纷放宽演唱会审批限制,甚至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知名艺人和歌手来演出,争夺全国各地的“年轻流量”。

33岁的董琦(销售员)也是林俊杰死忠粉丝。她告诉本报,她为两场林俊杰演唱会门票共花费2680元,其中1000元是因为没抢到心仪的位置,向黄牛购买更好座位的开销。她说,去演唱会现场追星,除了亲眼目睹偶像风采,也为纾解情绪,“做一回自己”。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商场负责人说,商场销售额并没有因为大量粉丝涌入而有所提升,“来了很多粉丝,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带来的只是人流。”

31岁的王沣西(餐饮从业人员)从南京赶到北京,只为观看一场林俊杰演唱会,为此她购买了最贵的1880元(人民币,下同,333新元)前排票,这也是今年来她最大的单笔消费开支。

董琦说,除了日常工作压力,她平时还要处理许多生活琐事,“我既是女儿,也是爱人,又是妈妈,承担不同的角色。只有在演唱会上,我才是我自己。”

21岁的张雨(大学生)受访时坦言,自己目前还没有收入,没有额外预算买周边,看林俊杰演唱会购买的也是最便宜的380元票。他说:“可以去现场亲眼目睹心中的偶像,一起唱,一起嗨,这就足够了”。

上述负责人举例说,暑期来看演唱会的大部分粉丝都是学生,没有多少消费能力,到商场快闪店主要是拍照打卡和买周边,基本上不在商场其他门店消费,“连饮料都是团购”。

像王沣西和董琦这样为追星慷慨解囊的铁杆粉丝,支撑起近两年越来越火爆的演唱会经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大型演唱会票房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超2900万,同比增长45%。

新加坡歌手林俊杰6月27日开启北京站巡回演出。演唱会前一周,大批铁杆粉丝顶着高温,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北京来福士的SMG(林俊杰创立的潮牌)快闪店,不惜排队数小时,只为购买一件偶像穿戴过的同款T恤或包包。

《联合早报》在来福士商场看到,位于商场一层的SMG快闪店门口接连多日人潮涌动,购买林俊杰周边商品的排队人龙,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旁边的写字楼。不少排队粉丝全身穿戴艺人周边商品,还有些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排队,看样子是从外地赶来。

2025年,中国各地演唱会依然高歌猛进。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统计,今年第一季大型演唱会数量同比增长7.3%,总演出场次达536场,其中有222场都是在华东地区举办。

四川省今年4月宣布,对引进在四川举办大型演唱会的主办单位,最高给予500万元激励。海南海口市则根据大型演唱会售票3万张、6万张以及9万张的不同规模,分别奖励100万、300万以及500万元。

在大咖艺人带动下,年轻流量确实带来可观的票房收入。不过,疫后中国经济低迷,民众收入增速放缓,年轻人失业率高居不下,粉丝们也在精打细算、谨慎消费。

像林俊杰这样的知名艺人举办演唱会,除了吸引粉丝一掷千金购买周边商品,也带动歌迷跨城观演追星,从多个层面扩大演唱会经济效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