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日經亞洲》網站7月3日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難以找到客戶,韓國芯片巨頭三星電子不得不推遲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半導體工廠的竣工,并正延緩采購工廠設備。
圖為2024年6月,正在建設中的三星泰勒工廠。 圖自三星官方網站
“(泰勒芯片廠的)進度被推遲,是因為沒有客戶。就算現在把設備運來,(三星)也不能做什麼。”報道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寫道。
《日經亞洲》的報道說,一名熟悉內情的芯片供應鏈高管也表示,因為當地對芯片的需求并不強,而三星在得州奧斯汀已有一座芯片廠,所以并不急於在泰勒新廠安裝芯片製造設備。
該高管補充,三星幾年前規劃的制程節點現已不再符合當前客戶的需求,“但對工廠進行全面改造將耗資巨大”,這也是三星當前“采取觀望態度”的原因。
據第三名知情人士稱,三星最初計劃在美工廠生產4納米制程芯片組,但後來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改變了計劃,加入了更先進的2納米制程芯片組。
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師喬安娜·喬(Joanne Chiao,音)表示,對三星而言,其美國工廠能否量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客戶拓展情況。
她指出,三星代工此前面臨良率不穩定和訂單流失的問題,儘管後來有所改善,但美國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令其產能利用率仍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他們確實在努力爭取更多美國客戶……若補貼和稅收優惠到位,該廠或許可以小規模投產,但是否能大規模量產仍取決於客戶拓展的進展。”
報道評價,此次延期凸顯了芯片製造商在美國投資擴張所面臨的挑戰。美國上屆拜登政府2022年推出《芯片和科學法案》(下稱《芯片法案》),計劃提供約530億美元的補貼,鼓勵半導體產業到美國投資,但相關款項的發放一直被拖延,直到2024年9月才正式敲定首份補貼。
2024年12月,也就是現任共和黨籍總統特朗普上任前,美國商務部發佈公告,確定向三星電子撥付47.45億美元的《芯片法案》直接補貼。公告稱,這筆資金將用於三星所承諾的價值370億美元在美投資計劃,該計劃包括在泰勒新建兩座“先進邏輯芯片工廠和一座研發工廠”,同時擴建在奧斯汀的現有晶圓廠。
根據三星方面5月向韓國金融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其泰勒工廠園區原計劃於去年4月完工,但已推遲至今年10月底。今年4月還有傳言稱,三星泰勒廠將進一步把投產時間推遲到2027年2月。此前,三星已經因為良率問題,將泰勒廠的投產時間從2024年延後至2026年。
對於種種疑慮,三星電子則在給《日經亞洲》的回應中堅稱項目進展順利,并表示泰勒廠仍計劃於2026年投產,但拒絕透露更精確的時間表,或是就未來工廠設備安裝的前景發表評論,也未回應是否存在尋找客戶困難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韓媒早前就曝出,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工廠過去四年累計虧損394億新台幣(約合88.5億人民幣),引發三星對其得州泰勒項目的憂慮。
韓國《朝鮮日報》4月22日報道稱,雖然三星對外仍堅持表示該工廠將按原計劃於2026年投入運營,但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外部人士都認為,受限於市況與接單能力,泰勒工廠的實際營收規模可能遠低於預期。
報道指出,自副會長全永鉉接任半導體(DS)事業部負責人以來,三星整體對晶圓代工設備投資趨於謹慎。考慮到三星在韓國本土的晶圓代工業務至今也在季度性持續虧損,平澤主力生產基地的P4新產線的設備安裝已被推遲,對於投入成本與風險更高的美國工廠,管理層恐怕難以輕易拍板推進下一階段投資。
《朝鮮日報》當時引述業內人士說法稱,截至4月22日,三星泰勒工廠的施工進度已達99.6%,基本等同於完工。據悉,按正常流程,此階段應已開始安裝設備,但三星仍在猶豫是否下單采購光刻機。
這可能導致工廠投產成本進一步上升。一名熟悉三星電子情況的相關人士表示,通常在工廠完工後3到6個月內就會引入設備,但三星至今仍持續推遲設備安裝,這意味著一旦決定引入設備,屆時可能需承擔高額關稅。該人士補充,由於很難調配足够人力赴美,現場招聘所需的人力資源成本也將不小。
此前,特朗普已提出要對進口半導體征收最高25%關稅的構想。《朝鮮日報》認為,這意味著半導體設備很有可能被適用25%以上的高關稅。報道指出,荷蘭阿斯麥公司的極紫外光刻機(EUV)單台價格最高可達5000億韓元(約合26億人民幣),僅其關稅一項可能就達數百億韓元。(完)
编辑:高原
澳门电召的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