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网记者 任芳颉)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恢复了针对中国小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此时,距离特朗普取消这一免税门槛仅过去不到一周。《清华金融评论》编委、全国工商联执委、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胡定核向本网表示,特朗普的「朝令夕改」凸显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企业和行业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动荡,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建议中国企业通过结构性调整、高附加值化和品牌化、市场多元化以及技术自主与合规强化等策略来应对挑战。

特朗普在执政两周多的时间里,在贸易、监管和经济等领域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但很快又收回,美国企业已疲于应对。胡定核表示,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无常不仅体现在对中国上,也体现在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等邻国盟国上。这种反复无常反映了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即实用主义。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他又面临着现实的矛盾,美国作为民主国家,特朗普的政策受到议会、大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等多方面制约,这就导致了美国当前在贸易政策执行中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特朗普政策反复的原因,主要是行政效率与利益的博弈。」胡定核表示,特朗普在2月1日宣布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但一周后,由于美国海关系统短期内难以处理每天数千万的小包裹关税征收,技术障碍导致政策难以执行,因此他又宣布恢复该政策。此外,他也面临着大企业的压力,如沃尔玛、亚马逊等企业依赖小额免税进口的低价商品,政策变化会推高他们的成本,进而推高美国通胀。
胡定核认为,特朗普的做法不仅对美国市场和企业造成了短期动荡和成本压力,还加剧了长期风险,引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政策反复导致企业内需要频繁调整供应链,包括税务策略、物流等方面,削弱了企业的投资信心,特别是依赖跨境小包裹的电商平台和中小买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号称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实际上会在短期内加剧美国通胀压力,最终让美国消费者买单,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谈及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胡定核表示,首先是结构性调整和灵活性并重,短期要调整战术,转向海外仓模式,通过提前备货至美国本土仓库,规避小额包裹关税风险,同时提升配送效率。供应链也要多样化,利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加工或中转基地,降低对美国直接出口的依赖。
胡定核称,长期来看,中国企业要搞高附加值化和品牌化,减少低价产品的依赖,转向高客单价、高附加值产品,摊薄关税占比。同时,还要市场多元化,拓展欧洲、日本、中东和「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分散风险。此外,还要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并严格遵守国际税务与海关规定。
「更长远来说,中美经贸博弈可能还要从关税层面转向更深层次的产业链的重构和规则制定权的争夺。中国企业需要内生创新,包括放宽互联网管制,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情报,以及加强法制保护和产权保护,推动企业更加市场化。」胡定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