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首个非遗版春节地坛庙会 兔爷、京剧脸谱、灯笼黄大放异彩
文汇网 02-04 56270

(香港文汇网记者李畅 苏雨润 凯雷 实习记者邹婧兮 北京报道)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盛大、最温暖的节日,它承载着无数的传统与回忆,2025乙巳蛇年,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没有了鞭炮声,有人说少了年味,而北京「非遗」的代表作京剧脸谱、兔爷、捏面人,纷纷浓墨重彩登场,带给京城浓浓的欢乐「年味」。本网记者首次体验非遗版地坛庙会,印象最深的是,首个「非遗年」中,创新版「兔爷」「兔奶奶」、老北京民间花灯「灯笼黄」、黑神话悟空脸谱,个个别开生面扑面而来,古老的传统「非遗」在创新中大放异彩。

彩塑京剧脸谱的展位一时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邹婧兮 摄)

地坛庙会是京城最有年味的地方,蛇年的地坛,人山人海,首次设置的「非遗年非遗展区」中,彩塑京剧脸谱的展位一时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地。展位前人头攒动,各式各样的脸谱面具琳琅满目,引得众多游客驻足观赏、选购。对于京剧彩塑脸谱代表性传承人赵楠来说,这个蛇年分外忙碌。在这个非遗春节,她奔波于各个庙会,「这不止是生意,非遗年带给我们传承人的是『非遗』新的生机」。对她而言,趁着春节与 「非遗」 热度的契机,让更多人了解京剧脸谱文化,让大众领略到老手艺中蕴含的全新魅力与独特价值,才是她内心深处最大的心愿。用她的话说,是在「一半谋生,一半谋爱」。

地坛庙会是京城最有年味的地方,蛇年的地坛,人山人海。(凯雷 摄)

庙会是老北京的春节灵魂,迎来首个「非遗年」,记者一进到地坛庙会,遇到的第一个非遗传承人,就是「灯笼黄」马海捷。「闺女买灯,小子放炮」,老北京旧时逢年过节,都有点花灯的传统。马海捷家就是世代做花灯的高手,到了他这一辈儿,已经是「灯笼黄」第四代传人了。手艺是从马海捷太姥爷手里传下的,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灯笼黄」已经是这个行当里出名的高手,马海捷举着花灯向本网记者娓娓道来。走马灯、荷花灯,纷纷亮相,一个造型独特的吉利灯,分外夺目,「这是我的太姥爷黄毓璋在光绪年间发明的,形似多刺植物蒺藜,共有20个棱角,没有竹木作骨架,全凭纸张拼接而成,却能站得四平八稳!」 这种形似「蒺藜」的漂亮花灯,取谐音「吉利」二字,意祝大家都能「沾点吉利」。

责任编辑: 何雪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