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勞工局日前公布,針對疫情而設的臨時性支援措施《帶津培訓計劃》,於今年10月至12月推出最後3輪招生,待相關課程全部完結後將會結束。立法議員、工聯副理事長李靜儀坦言,政府除了需要檢討《帶津培訓計劃》的成效外,仍需要以《帶津培訓計劃》為基礎,因應「1+4」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以及結構性失業的情況去作出針對性措施,特別協助青年職涯發展,幫助中高齡人士就業。
李靜儀表示,疫情3年期間,帶津培訓計劃確實起到一定的成效,當中最直接是促進失業者或正在放無薪假的僱員透過培訓學習和掌握其他技能,完成課程後並獲得津貼,為有經濟壓力的人士紓緩了一定的經濟壓力。她指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和就業崗位的增加,即使帶津培訓計劃將會結束,政府除檢視計劃的成效外,仍有需要以帶津培訓計劃為基礎作出轉變,特別應結合經濟復甦及「1+4」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作出改變。
45歲以上約4000多人失業
另一方面,李靜儀指出:即使市場就業充裕,但仍然有一批僱員在就業配對上面對困難,包括缺乏工作經驗,有轉行需求,年齡相對偏大的僱員,以至待業者,仍然面對就業上的困難,即結構性失業。
李靜儀引述最新統計數據,雖然最新一期失業人口約為1萬人,比疫情期間有大幅度下降,但本地居民失業人口當中,按年齡組分類,45歲以上約有4000多人失業,而16到24歲相對年輕的年齡層,亦有1000人失業。她指即使整體就業情況改善,但每一個年齡層都面對不同的情況,政府需要聚焦現在就業困難者究竟面對甚麼困難和需求,針對性推出措施。
為中高齡人士提供免費培訓
她續說,原有的帶津培訓計劃範圍比較廣泛,甚麼行業、形式都有,屬短期臨時紓緩措施,隨著帶津培訓計劃結束,政府應分析待業者、青年就業、中高年就業、長者就業方面,有何需求,對不同年齡層、不同群體推出專門計劃。例如引導青年對新產業有入行的規劃、有職涯發展和發展空間。
李靜儀更指出:針對中高齡人士就業需求比較大,未來需要在帶津培訓計劃基礎上作出轉變。她指參考其他地區對中高齡人士就業、轉業方面都會推出特定的計劃,包括誘導或鼓勵僱主聘請中高齡人士,為中高齡人士提供免費的培訓,令他們掌握新技能,或透過資助延長中高齡人士的退休年齡。
除了帶津培訓外,李靜儀說,政府過去亦推行不同計劃,包括針對年輕人的「職出前程計劃」,推動青年人透過課程和實習進入企業的崗位,同樣有一定成效,有關計劃會否延續,除了應屆畢業生,能否擴大範圍至其他青年人以至其他年齡層人士?而在職帶薪培訓計劃,鼓勵本地僱主聘用本地僱員的計劃等疫情期間推出的計劃,社會仍然有需求,政府同樣需要檢討其成效;而企業經常反映人資不足,包括博企、休閒企業、金融、零售行業的人資需求較大,政府可繼續透過與企業合辦培訓計劃、在職帶薪計劃。期望通過不同針對性措施,回應行業對人資需求人才需求的變化,以至解決結構性失業的情況。
编辑:铭笙
极易付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