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中國移動公佈今年上半年業績,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半年報全部出爐。根據財報計算,今年上半年,三家運營商合計收入達9832億元,凈利潤為1088億元。
資料圖。圖源:新華社
據觀察者網報道,具體來看,三大運營商的業績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上半年,中國移動營收5307億元,同比增長6.8%;凈利潤762億元,同比增長8.4%。中國電信經營收入2607億元,同比增長7.6%;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10.2%。中國聯通營業收入達到1918.33億元,同比提升8.8%;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13.1%。
隨著5G網絡的持續部署,三大運營商的5G客戶數也在持續增長。
上半年,中國移動的移動客戶達9.85億戶,凈增1038萬戶,其中5G套餐客戶達7.22億戶,凈增1.08億戶。截止到6月底,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累計達2.32億戶,半年累計增長1971.8萬戶;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數約4.02億戶,5G套餐用戶數約2.95億戶。
以此計算,上半年三家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總體約12.49億戶。
財報同時披露,上半年,中國移動客戶的移動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為人民幣52.4元;中國聯通移動ARPU為44.8元;中國電信移動用戶ARPU達到46.2元。
作為對比,2021年中國移動客戶的移動ARPU為52.2元,兩年後僅增長0.2元,而電信兩年間的移動ARPU變化為增加0.5元,聯通則增加0.4元。
從中也可以看出,三大運營商移動ARPU增幅明顯低於DOU(平均每戶每月上網流量)增幅。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通信業統計公報》統計,近年來DOU呈爆發式增長趨勢,如2022年移動互聯網月戶均流量(DOU)達15.2GB/戶·月,比上年增長13.8%。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雖然三大運營商營收有所增長,但增速都不足10%,而且除了中國聯通外,其餘兩家運營商營收增速均比去年同期要低。2022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營業收入4969億元,同比增長12.0%;中國聯通營業收入1762.6億元,同比增長7.4%;中國電信營業收入2402億元,同比增長10.4%。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可能與各大運營商響應“提速降費”政策有關。
值得關註的是,在C端收入受到“提速降費”政策要求、市場逐漸變為存量、技術發展等因素影響下,新興業務收入已開始成為運營商的主要增長來源。
據工信部發佈的《2023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統計,2023年上半年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上半年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人民幣1880億元,同比增長19.2%。
從具體財報來看,上半年,中國移動數字化轉型收入達到1326億元,同比增長19.6%,對通信服務收入增量貢獻達到84.1%,佔通信服務收入之比提升至29.3%。
中國聯通產業互聯網收入達到429.77億元,佔服務收入之比首次超過四分之一;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達到688億元,同比增長16.7%,佔通信服務收入之比達到29.2%。
這其中,運營商的雲業務仍然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中國移動的移動雲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80.5%,佔數字化轉型收入比例達31.8%。中國電信天翼雲收入達到459億元,同比增長63.4%,聯通雲實現收入255億元,同比提升36%。
此外,三大運營商還披露了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進展。
比如,中國移動發佈“九天”1+N大模型,將同時面向政務和客服兩大應用場景;中國電信構建星河AI算法平台底座,升級推出百億級參數的星河通用視覺大模型2.0;中國聯通發佈圖文大模型“鴻湖圖文大模型1.0”,目前擁有8億訓練參數和20億訓練參數兩個版本,可實現文生圖、視頻剪輯、以圖生圖等多項功能。
在研發投入方面,財報顯示,上半年中國移動研發費用為85億元,同比增長21.6%,佔營業收入比重為1.6%;中國聯通研發費用為24.35億元,同比增長11.3%,佔營業收入比重為1.27%;中國電信研發費用達4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2%,佔營業收入的1.6%。
编辑:铭笙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