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10时许,湛江市霞山区封控区龙划村卡口依旧忙碌,一批从佛山运过来的水码正在卸货运输,志愿者们排成队伍,如流水线般挨个传递运送物资,搭建起封控区和管控区间几百米长的临时围墙。
将时间往前回拨。5月8日,湛江市霞山区发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发生第一时间,霞山区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抽调多方力量,举全区之力从严从紧从快开展疫情防控。
闭环转运确诊病例、争分夺秒流调溯源、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烈日暴雨、星夜兼程,这短短的几天里,一批又一批逆行者冲锋在一线,织起了一张张“排查网”“防控网”“服务网”,全力守护霞山群众的美好家园。
火速划分“三区”
做好各项保障
在龙划村卡口对面一间不起眼的仓库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有人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这里正是设在封控区附近的霞山“三区”指挥部。
5月8日,霞山区连夜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设立“三区”指挥部,由区委书记聂兵任总指挥,统一指挥、统筹部署各项工作,组建综合协调组、外围值守组、物资运送组、物资配送组、医疗保障组等12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统筹本组相关工作。
湛江市委挂点领导宋会勇、陈国凤多次来到“三区”外围指导督导防控工作,详细了解 “三区”尤其是封控区群众诉求的解决办法,强调一定要严格落实防控要求。霞山区委书记聂兵科学调度,要求在暴雨来临之前未雨绸缪,提前订足、配送生活物资,保障“三区”群众所需。霞山区长吴王铭中断了在省城的集中培训,返回坐镇指挥部,协调解决疑难问题。
据统计,封控区现有常住人口1539人,管控区共有960户4520人,防范区共有85户190人。如何做好“三区”尤其是封控区内各项工作?霞山从区直机关及各街道抽调57名党员干部驰援封控区深入开展工作,助力物资运送、维护秩序,同时招募150多名志愿者到封控区外围从事志愿服务,公布24小时服务热线。
霞山在“三区”路段设立14个卡口,仅保留1个出入口,各个卡口均有人24小时值守。“三区”内划分为20个网格,其中封控区5个,管控区11个,防范区4个。每个网格都由党员志愿者担任负责人,封控区组成了5个微信工作群,负责对接群众各项需求。
“封控的第一天,一切还未上正轨,工作人员从下午3时开始配送物资,一直到晚上十二时才吃上晚饭。”综合协调组组长陈广华说,“由于管控区和封控区挨得很近,所以我们连管控区的物资也一起上门配送。”每天,工作人员会按照每户人数,与定点超市联系,有计划购买猪肉、鸡鸭肉、蔬菜等食材。
“我们安排了3名医生轮流驻点,24小时值班,确保群众有需求可以立刻响应。”霞山区卫健局局长徐晖说道。
目前,霞山平均每天调配生活物资配送货车11辆,派出后勤人员130名,累计发放大米、蔬菜、肉类、水果等生活物资23.46吨,全力保障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的正常生活。此外,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巡查,全区粮油、肉菜等物品价格基本平稳。
党员下沉一线
夜以继日奋战
5月12日14时,龙划村“三区”周边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三区”外围多个帐篷被大风吹翻,未来得及转移的工作人员及防护物资受到威胁。
“接到第9值守点的求助电话后,值班民警仅用1分多钟到达值守点,将医护人员及已完成的上百支核酸采样管安全转移到警车上。”霞山区巡警大队外围保安组负责人说。半小时后,雨过天晴、积水排干,第9值守点的采样正常开展。
疫情发生后,霞山区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号召全区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担当,各级党组织要有效组织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党员等关键人员发挥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面对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防控必须“快准严细实”。为此,霞山区构建起扁平化的疫情防控体系,通过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抓防控,以区为作战主体、以小区为作战单元,坚持将防控力量向基层下沉。
村(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在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全区475个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深入到149个大规模核酸检测点,配合各街道开展工作。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寻常巷陌,守护着百姓家园,成为基层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三区“划定”后,霞山公安分局第一时间从友谊派出所、巡警大队等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党员突击队,逆行进入龙划村封控区核心区域,扛下宣讲防控政策、维护秩序等重任。5月11日上午,龙划村封控村口设立党员先锋示范设岗。
封控区、各核酸采样点、后勤物资运送点,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霞山区税务局百余名党员干部迅速组成38支小分队,奔赴各基层点支援;霞山区人民法院6名党员组成法警志愿服务队奔赴龙划村;霞山区城综局两天派出79人次、20车次支援新园街道录溪社区防疫工作,并抽调2名工作人员参加龙划村防疫行动……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眼下,霞山形成了党员带头、居民自治的防控机制,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守牢了村(社区)疫情防线。
志愿者在行动
注入暖心力量
5月11日晚,霞山区人武部民兵陈律皓正在值守,他主要负责卡口安保工作及消毒。从下午4时一直站到晚上12时,谈起对这份工作的感觉,陈律皓说:“站了这么久也不累,年轻人站一站很正常。看到疫情严重,我也想出一份力。”
连日来,霞山区的街头巷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接受岗前培训后,他们穿上“红马甲”或防护服,坚守在各个岗位上。
小吴是封控区龙划村外围从事志愿服务的一名志愿者,他和搭档接起了物资运输的接力棒,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搬运工,每天总是忙得汗流浃背、满头大汗。
“今天微信运动又可以破2万步了,平时在办公室上班都是坐着,运动量少,最近吃胖了好几斤,正好趁现在多运动下减减脂肪。”小吴打趣道。
疫情发生后,霞山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民兵志愿者以及社区居民群众志愿者等奔赴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持续贡献着志愿服务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霞山区共发动2.3万名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们在核酸检测、货运服务、抗疫宣传、后勤工作等各个重要环节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每天平均有1300余名志愿者在村(社区)报到,大家对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更足了。”霞山区共青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我家在坡头区南三镇,住在市区,看到疫情形势严峻,我主动请缨,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就来做志愿者了。”参与到东新街道金纺服装城点位的群众志愿者庞晓婷说。
连续几天,年过七旬的霞山区志联会会长林永英坚守封控区出口,全力当好志愿者的领队和“保姆”, 协调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类问题,即使扭伤了脚裸也不下“火线”。
前几天,霞山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连55人“冲到抗疫一线”,其中,有52人分3个班进入龙划村封控区,还派出无人机小分队支援坡头区,共出动了3人、6架无人机。“无人机在缓解人员紧张、扩展防控区域,降低感染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霞山区人武部部长曹健介绍。
全员核酸检测
一个都不能少
“大家清点好身上的物资,统一听指挥准备开始工作!”在龙划村卡口,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霞山核酸采样应急队领队陈俊正在叮嘱队员带好工作物资,准备挨家挨户上门开展核酸采样。
队员的装束格外引人注意。“我的身上绑着有五个袋子,每个袋子都装着必备‘武器’,腰间还别着免洗手消毒液。”队员洪秀英介绍,每个袋子都按照要求细分装笔、手机、充电宝、核酸检测试管、条码纸等。近日,医护人员为“三区”居民进行多轮核酸采样,针对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要爬上五六层楼上门采样,确保采样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彼时,接到疫情消息后,霞山区果断决策,迅速组织抽调17家医疗卫生单位110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核酸采样队,对全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来自茂名、阳江等市(区)的医务人员600人火速驰援。
5月8日,霞山共设置149个采样点,415个单元,全区各挂点单位干部职工就地转为志愿者,协助街道全力推进大规模核酸检测。霞山突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个重点,街道村干部通过微信群、“敲门行动”、“网格化”动员等方式,利用遍布全区的云喇叭进行广泛宣传,分楼门、分楼栋、分小区、分时段有序组织居民进行登记、采样。
5月11日晚,湛江市霞山体育场灯火通明,空气中淡淡的青草香混杂着酒精味。为了让白天漏检的群众补检,这个大规模免费核酸检测点采样工作延长了几个小时。
由于小区里住着不少老人家,工作人员在体育场上放置了两台轮椅,以备有需要的群众使用,同时准备了葡萄糖、凉茶、风油精等物资,并为老弱孕残等特殊群体开通了绿色通道。有时候,家长由于“黄码”进不来,工作人员便会一路护送小孩到登记区、采样区。
负责霞山体育场核酸采样的,是湛江南粤医院的20名医护人员。她们每天早出晚归,从早晨7时30分左右到达,便一直奋战至晚上10时。5月11日,暴雨来临前,天气闷热,工作人员送来小风扇和冰块,放在医护人员身边。
“这里秩序比较好,排队不用排很久,大部分群众都比较配合。”医护人员黄愿娟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类大规模核酸采样,她笑道,这几天连做梦都梦到在测核酸,希望汗水可以快快浇灭疫情,即使再累再苦都可以坚持。
多方互助支援
温情流淌心间
这几日的龙划村卡口,总有一批又一批的捐赠物资运过来。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并没有被隔离成“孤岛”,而是守望相助,将彼此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工作人员奔走于前方,爱心企业、单位及慈善人士则在后方提供强大保障。
5月9日,霞山区政协、区人大、区委统战部均公开发出了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号召全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统一战线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凝聚抗疫共识,贡献各自力量。倡议也到了积极响应,不少人带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向街道社区捐款捐物。
各商协会、会员企业积极通过慈善组织捐赠防控物资,共同助力疫情防控。“两新”组织党组织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爱心企业捐赠医用外科口罩、酒精、隔离服等物资。
5月11日,同德药业、兴能集团、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青委会副会长单位、湛江市泓翔海产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向霞山捐赠一批抗疫物资。其中,同德药业捐赠了医用外科口罩100000只、N95口罩20000只、医用防护服1000套等物资总值26.74万元,兴能集团捐赠了N95口罩10400只、医用防护服500套、医用隔离衣500套等物资总值近8.42万元。
有爱心企业表示,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是企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加入爱心行列,齐心抗疫。
截至5月12日,各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捐赠帐篷、口罩面罩、防护服、风扇、床上用品、矿泉水、盒饭等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捐款捐物共计50多万元。
风雨过后必见彩虹。这短短的一个星期里,人们勠力同心,有人日行几万步,有人24小时在线,有人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也有人四处奔波运送物资。乌云不可蔽日,疫情不可挡春,一张张坚毅的脸庞,汇聚成霞山抗疫的磅礴力量,温暖了城市的每一个人。
编辑:吴思纯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