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三日电】(谢雁冰 吴约)开年以来,中外互动热络,中国外交亮点颇多。从国家元首间的通话、互致贺电,到中国外长延续开年访非,再到多国政要陆续来华,其中既有外交传统的延续,也不乏诸多「首次」与新意。
这种延续首先体现在形式多样的元首外交上。回赠新年贺卡、互致贺电、互通电话、面对面会见……作为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新年以来,元首外交持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二0二五年第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致以新年祝福,也成为新年对外友好交往的序曲。
一月二日以来,在中国与一些国家建交的重要纪念节点,习近平分别同厄瓜多尔、博茨瓦纳、摩纳哥等国领导人互致贺电,传递出赓续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期待。
一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习近平还先后分别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元首外交始终是中国外交的指南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伟说,开年元首外交延续多样形式,清晰展现出中国立场,使双边沟通更具成效。
这份延续也体现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频密外交活动中。一方面,中国国家元首特别代表或特使应邀出席加纳、委内瑞拉、美国等国家总统就职仪式,中国外长连续三十五年新年首访非洲。另一方面,秘鲁国会主席、英国财政大臣、日本执政党代表团等接踵来华。
其中,中美互动尤为受人关注。当地时间一月二十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韩正应邀在华盛顿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专家指出,中美最新互动反映出,中国对美政策始终保持著稳定性和连续性,体现出自身的战略定力。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表示,新年以来中方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与外界积极互动,在频密的外交活动中阐释立场、增信释疑。同时,一批批政要开年接续来华,也释放出希望分享中国发展新机遇的信号。
开年以来热络的中外互动中,更有多个具有新意的「首次」。
──一月十一日至十七日,格林纳达总理米切尔应邀访华,成为二0二五年首位访华的外国政府首脑,这也是米切尔总理首次访华。
──一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应邀访华,这是其就任以来首次到访中国。
──一月十四日下午,习近平应约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通电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机构领导人的首次接触。
朱锋分析称,诸多「首次」体现出各方看重中国,期待与中国共商发展合作。中格领导人会见为下阶段两国关系深化发展擘画新蓝图,体现出中国始终践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中斯达成多项成果,呈现出合作新亮点;中欧保持战略沟通,展现出双方相向而行的积极愿望。
新意还体现在两个「重启」上:中英时隔近六年重启经济财金对话,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会议时隔六年多重启,中英、中日双方均达成多项互利共赢成果。
宋伟表示,无论是新年中英重启经济财金对话,还是中日政党交流翻开新的一页,都体现出双方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加强彼此合作的重要意愿。
他指出,重启经济财金对话对中英两国推动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有助于促进中国与更多西方国家的合作。中日执政党高层深入沟通,有望为两国关系改善注入新的政治动能。
「开年以来,这波密集外交互动是全方位的,不仅包含中外政府间交流,还涉及政党交流、人文交流等,彰显出在变与不变中,中国持续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宋伟说。◇
